刘奶奶今年55岁,退休前是纺织厂质检员,做事一向认真。她患高血压5年,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,第一件事就是吃降压药,再吃早饭。
上周三,她去菜市场买了两斤红富士,回家路上顺便在小区凉亭听收音机。收音机里忽然冒出一句:“吃降压药千万别吃苹果,容易出事!”刘奶奶心里“咯噔”一下:自己今早刚吃完药就啃了一个大苹果。
她赶紧给在医院上班的孙女打电话。孙女听完笑了:“奶奶,不是不能吃苹果,而是要避开时间;真正要小心的是另外几样东西。”刘奶奶这才松了口气,却又追着问:“那到底哪些不能吃?你给我说清楚,我好告诉老姐妹们。”
于是,孙女耐心给她讲了一通,刘奶奶边听边拿笔在小本子上记,嘴里念叨:“原来学问这么多,我得写下来发到我们广场舞群里。”
01
为什么有人说
“吃了降压药不能吃苹果”?
不是苹果有问题,而是“时机”问题。
苹果里富含钾、果胶和有机酸,本身对心血管有益。问题在于:有的降压药会促使排钾,若大量吃高钾食物(香蕉、橙子、苹果连着皮吃很多),可能把血钾“拉回正常”,反而掩盖低钾信号。
展开剩余73%更关键的是苹果里的有机酸(苹果酸、柠檬酸)在空腹时刺激胃酸分泌,若与某些“胃溶性”降压药(如卡托普利片)同服,会加快药物崩解,少数人会出现心慌、面红。
所以,服药前后1小时避开大量苹果。空腹或饱腹都不是大问题,关键是“胃排空速度”。苹果纤维多,饱腹时胃排空慢,药物在小肠吸收延迟,血药浓度曲线变平,血压可能出现“上午高、下午低”的波动。
建议吃完降压药,至少隔30分钟再吃苹果;如果先吃苹果,最好等1小时再吃药,让胃先完成第一轮排空。
02
吃降压药前后
真正要远离的四类食物
1、高盐腌菜、酱瓜
盐里的钠离子与降压药“唱反调”。氢氯噻嗪、呋塞米本身就是排钠利尿,若又吃大量咸菜,身体为了平衡会把水分留住,血压难降。早餐喝粥时,推荐把酱瓜换成凉拌番茄或者腌菜先泡水10分钟再炒,可去掉一半钠盐。
2、西柚(葡萄柚)及其果汁
西柚里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肠道CYP3A4酶,使氨氯地平、非洛地平等“地平类”药物血药浓度升高,轻则面红、心跳快,重则低血压晕厥。建议看一下降压药如果是“××地平”,就把西柚汁换成苹果汁或白开水,想吃水果,可换成梨、桃。
3、酒精
酒精扩张外周血管,第一小时可能血压下降,但随后交感兴奋、血压反弹;若与β受体阻滞剂(美托洛尔)同服,会出现“先低后高”的过山车,增加脑出血风险。如果晚上有聚会,可在饭前测血压,若高于140/90 mmHg就改喝无酒精饮料;实在要喝,男性限1听啤酒(约500 ml,酒精20 g),女性减半,并与服药时间隔开2小时以上。
4、甘草零食、甘草茶
甘草酸具有“伪醛固酮”作用,保钠排钾,直接抵消降压药效果;有人含甘草片润喉,血压几天内蹭蹭往上走。喉咙不舒服可选罗汉果、胖大海代茶饮;买零食时看配料表,出现“甘草酸铵、甘草酸钾”尽量不买。
03
想把血压降得更好,
还能怎么做?
1、把家里的盐罐“减量”
买一个3 g小盐勺,每人每天不超1勺。用香菇粉、紫菜碎、胡椒粉提鲜,减少盐依赖。
2、走路“分段计时”
不必一次走满30分钟,把6000步拆成“早、中、晚”各2000步;研究显示,分段运动降压效果与连续30分钟相当,更易坚持。
3、睡好“子午觉”
23:00前上床,午休20分钟。长期缺觉会让交感神经兴奋,血压高10 mmHg以上。若夜间打鼾严重,可到医院做睡眠监测,排除睡眠呼吸暂停。
4、定期家庭自测血压
选臂带式电子血压计,每周固定一天早晚各测1次,记录在小本子或微信小程序。若连续3天早上血压>135/85 mmHg,或出现头晕、视物模糊,及时复诊调药。
5、“情绪降压”小动作
每天做2轮“4-7-8”呼吸:吸气4秒、屏息7秒、呼气8秒,每轮4次,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。或者把广场舞曲目换成节奏舒缓的慢三、慢四,跳30分钟也能平均降低收缩压5 mmHg。
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
发布于:广东省融正配资-全国配资网-开户配资-线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